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子宫脱垂 > 疾病症状

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七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梁云,陈晓端,周彩云,吕卫国(浙江大学医院病理科)

  来源:《中华病理学杂志》

  注:本文经《中华病理学杂志》授权发布,其他媒体转载或引用须经《中华病理学杂志》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basalcarcinoma,ABC)是一种罕见的子宫颈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该类病变约例[1]。我们回顾了浙江大学医院近十余年内诊断子宫颈ABC的病例,并结合一系列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以期加深对该肿瘤的认识。

一、材料与方法

  回顾浙江大学医院年1月至年12月间全部宫颈癌病例例,其间病理诊断单纯性ABC7例,同时收集同期子宫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1例作为对照病例。由2位高年资病理医师按照年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学分类对所有病例的组织学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确诊。全部标本经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采用EnVision两步法,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所选一抗为CK5/6、p63、CAM5.2、p16、p53、CD以及Ki-67,均4℃湿盒过夜,DAB显色,苏木精对比染色。所有抗体均设阳性对照,以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CK5/6、CAM5.2、CD为胞质胞膜着棕黄色,p63、p53为胞核着棕黄色,p16为胞质及胞核棕黄色。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日期截至年12月30日。

二、结果

  1.临床资料

  宫颈ABC患者年龄59~73岁,中位年龄66岁。6例患者因宫颈涂片异常接受进一步检查,行宫颈锥形切除术(4/6)或子宫切除术(2/6),术后确诊宫颈ABC。1例患者因子宫脱垂就诊,妇科检查未触及肿块,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确诊为宫颈ABC。宫颈ACC患者62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就诊,妇科检查触及宫颈质硬肿块直径约4cm,阴道镜下活检确诊后行筋膜外子宫全切术。

  2.病理学检查

  宫颈ABC表现为多个小而分散的上皮细胞巢浸润至间质不同深度(图1)。表面鳞状上皮均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肿瘤上皮巢由一致的基底样细胞构成,细胞巢圆形或卵圆形,通常较小,呈小叶样或散在分布,基底样细胞立方或卵圆形,胞质稀少,核一致,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少,约(0~1)/10HPF。大多数(6/7)病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鳞状细胞分化(图2)。1例肿瘤巢内可见少量由立方细胞围绕空腔形成的腺样结构。肿瘤细胞巢(5/7)周围无明显间质反应,在部分肿瘤细胞巢(3/7)周围可见局灶间质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1例宫颈ACC表现为基底样细胞构成大小不等的筛状结构或小囊腔,内含嗜伊红物及黏液样物。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呈栅栏样排列。细胞质少,核圆形或卵圆形,深染,核分裂象少见。

  图1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肿瘤细胞弥漫浸润间质,可见鳞状分化HE低倍放大

  图2肿瘤基底细胞样区及鳞状分化区HE中倍放大

  图3肿瘤基底细胞区CAM5.2阳性,在鳞状分化区表达减弱EnVision法中倍放大

  图4肿瘤基底细胞区Ki-67低表达,在鳞状分化区表达增高EnVision法中倍放大

  3.免疫组织化学

  CK5/6及p63表达于肿瘤表面瘤变上皮、肿瘤基底细胞样区域及鳞状细胞分化区域。CAM5.2表达于部分病例(5/8)表面瘤变上皮以及肿瘤基底细胞样区域,在鳞状分化区仅表达于肿瘤细胞巢边缘(图3)。肿瘤不同区域Ki-67表达变化较大(图4),在表面瘤变鳞状上皮病变处Ki-67表达最高(60%~80%),在肿瘤鳞状分化巢内表达次之(40%~50%),在典型腺样基底细胞区域表达最低(10%)。p16在肿瘤所有区域均弥漫表达,p53在肿瘤细胞核散在着色,判读为阴性,CD染色阴性。1例腺样囊性癌病例,p63、CK5/6、CAM5.2、p53及p16均阳性,Ki-67阳性指数约15%,CD染色阳性。

  4.随访

  4例行宫颈锥切的ABC患者中,3例切缘阴性者未接受进一步治疗,1例切缘阳性者行全子宫切除,3例行子宫全切术的ABC患者未行进一步治疗。截至年12月,1例失访,1例诊断后42个月死于脑卒中,其余5例均存活,平均随访46个月。1例ACC患者行宫颈癌改良根治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患者于术后28个月死于盆腔转移。

三、讨论

  子宫颈ABC准确发病率目前尚无系统研究结果,大多数回顾性研究认为ABC发病率占所有宫颈恶性肿瘤的1%[2]。亚洲国家对宫颈ABC报道并不多见,Chen等[3]对中国台湾地区11年间约例宫颈癌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12例ABC,约占0.2%。Teramoto等[4]对日本Shikoku癌症中心例宫颈肿瘤的回顾性研究中仅发现2例ABC,不到0.1%,是所有报道中比例最低的。国内宫颈ABC仅见少量病例报道,本组7例单纯ABC病例,发病率占同期宫颈癌病例的0.37。本组中7例单纯ABC患者均为绝经后女性,无临床可见肿块,与大多数报道一致。镜下特点:(1)宫颈表面上皮均存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2)基底细胞样巢团浸润间质不同深度;(3)在大部分病例中均见鳞状分化巢团;(4)少数病例出现腺样分化。我们发现鳞状分化是ABC较为常见的现象,易误认为同时合并鳞状细胞癌,但鳞状分化细胞巢的边界较圆,且与典型腺样基底细胞巢之间移行过渡,肿瘤亦无明显间质反应。相反,鳞状细胞癌肿瘤巢团常不规则,且核分裂象较高,可见间质反应。

  本研究中,抗体CK5/6标记CK5及CK6。抗体CAM5.2虽然可同时与CK7及CK8反应,但应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时仅可标记后者。抗体p63为成熟鳞状上皮和储备细胞的标志物[5]。我们发现所有的腺样基底细胞癌均表达3种储备细胞标志物,此结果支持该肿瘤为宫颈储备细胞来源。Hiroi等[6]通过电镜对ABC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发现细胞内存在稀疏的细胞器及分散的微丝,与正常宫颈储备细胞类似,同样提示此肿瘤为储备细胞起源。进一步的分析显示3种基底细胞标志物在肿瘤鳞状分化区域表达并不相同。CK5/6及p63表达于全部鳞状分化细胞巢,但CAM5.2仅表达于鳞状分化细胞巢的周边。Brainard和Hart[7]认为CAM5.2的独特染色模式可用于与鳞状细胞癌的鉴别。Ki-67阳性指数在肿瘤不同区域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在基底细胞样区Ki-67低表达,在鳞状分化区Ki-67表达较高,在表面瘤变上皮表达最高。Cviko等[8]在对5例ABC的研究中亦发现此现象,并认为由于肿瘤内高增殖指数的鳞状分化区常位于较表浅位置,而低增殖指数的基底样细胞巢团位于浸润的前沿,由此造成了腺样基底细胞癌进展缓慢的生物学特性。p16蛋白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相关的肿瘤细胞内呈细胞核及细胞质着色,是检测HPV的替代物,本组病例均高表达p16,提示ABC的发生与HPV感染有关。突变型p53蛋白由于不能控制细胞增殖,其表达(核阳性80%)常见于高度恶性肿瘤,本组病例肿瘤细胞p53阴性,可能与其生物学行为惰性有关。

  作为宫颈基底细胞样肿瘤谱系的一个极端,ABC临床进展缓慢,无复发及转移,患者预后好,而在另一个极端的ACC则具有高度的侵袭性。有研究显示,即使是Ⅰ期病变,3~5年患者总体生存率也仅有56%。本组病例中7例单纯性ABC患者在随访中均未出现转移及死亡,而1例ACC患者在术后28个月因盆腔转移死亡,因此准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发现两者在大体及镜下表现均有差异。此外CD弥漫表达于ACC,而不表达于ABC,提示CD可以作为2种肿瘤鉴别的有用标志物[3]。在对近十余年的病例回顾性分析中,我们仅发现1例宫颈ACC病例,类似的结果也在Chen等[3]的报道中体现,他们对中国台湾地区余例宫颈癌的回顾性研究中仅发现1例腺样囊性癌,远低于欧美国家的报道(占所有宫颈癌约1%),提示亚洲国家宫颈腺样囊性癌罕见。

  在本组研究中,部分宫颈ABC浸润间质较深,根据FIGO分期,达到ⅠB期,行保守治疗后并未出现复发或转移,提示其生物学行为惰性,部分学者认为对于单纯ABC病例,最好改称“腺样基底细胞上皮瘤”[7]。基于版WHO分类仍使用ABC这一名称,我们认为有继续使用这一诊断的必要,但应同时给予备注,提示该肿瘤生物学行为惰性,预后良好,以免临床过度治疗。

  参考文献:

  [1]KimHG,SongYJ,NaYJ,etal.AcaseofadenoidBasalcarcinomaoftheuterinecervix[J].JMenopausalMed,,19(3):-.DOI:10./jmm..19.3..

  [2]RussellMJ,FadareO.Adenoidbasallesionsoftheuterinecervix:evolvingterminologyandclinicopathologicalconcepts[J].DiagnPathol,,1:18.DOI:10./--1-18.

  [3]ChenTD,ChuangHC,LeeLY.Adenoidbasalcarcinomaoftheuterinecervix:clinicopathologicfeaturesof12caseswithreferencetoCDexpression[J].IntJGynecolPathol,,31(1):25-32.DOI:10./PGP.0bea1.

  [4]TeramotoN,NishimuraR,SaekiT,etal.Adenoidbasalcarcinomaoftheuterinecervix:reportoftwocaseswithreferencetoadenosquamouscarcinoma[J].PatholInt,,55(7):-.DOI:10./j.-...x.

  [5]QuadeBJ,YangA,WangY,etal.Expressionofthep53homologuep63inearlycervicalneoplasia[J].GynecolOncol,,80(1):24-29.DOI:10.6/gyno...

  [6]HiroiM,FukunagaT,MiyazakiE,etal.Adenoidbasalcarcinomaoftheuterinecervix:acasereportwithultrastructuralfindings[J].MedElectronMicrosc,,33(4):-.DOI:10.7/s.

  [7]BrainardJA,HartWR.Adenoidbasalepitheliomasoftheuterinecervix:areevaluationofdistinctivecervicalbasaloidlesionscurrentlyclassifiedasadenoidbasalcarcinomaandadenoidbasalhyperplasia[J].AmJSurgPathol,,22(8):-.

  [8]CvikoA,BriemB,GranterSR,etal.Adenoidbasalcarcinomasofthecervix:auniquemorphologicalevolutionwithcellcyclecorrelates[J].HumPathol,,31(6):-.DOI:10./hupa...

  

优秀病例,精彩点评,交流讨论

尽在病理沙龙

病理人才汇:为你寻找最适合的工作

商务合作:info

.







































白癜风的医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传递健康和希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wdym.com/jblcbx/9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